“5.12”大地震,给绵阳市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带来了严重损害。绵阳市就业服务战线上的职工,在开展自救的同时,深入灾区第一线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活动,引导灾区人民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艰苦奋斗,重建家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针对灾后短期内出现的大量失业人员和大批返乡民工,绵阳市就业服务中心从5月20日开始,先后深入北川、安县的9个灾民安置点举行现场招聘会,出动“抗震救灾援助活动招聘车”10余台次,收集省内外500余家用工单位的40000个岗位信息,发放《抗震救灾就业援助岗位信息》3万多份,达成用工意向1000余人。
北川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此次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为了促进少数民族灾民就业,从6月3日开始,绵阳市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了35家企业用3天时间在少数民族灾民分布较集中的北川擂鼓镇、安县安昌镇、绵阳九洲体育馆开展现场招聘会。少数民族灾民反应踊跃,仅在北川县擂鼓镇的现场招聘会上,当场签订意向性用工协议490份。其中,山东省三建公司、山东省四建公司在擂鼓镇安装活动板房,42名灾民经过岗前培训,就地安置在板房建设工地。(佳威) |
稿件来源: 四川省就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