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海啸影响,淮北市劳动保障工作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而明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又可能会更加困难,为化解危机,该市劳动保障部门积极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分析和研讨会,建立工作制度,明确服务措施,完善创业政策,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该市劳动保障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加强组织领导】 为积极应对当前就业形势,该市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把此项工作放到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首要位置。成立了以劳动保障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淮北市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和动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力保把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 【建立五项工作制度】 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制度。对出现的企业规模裁员、批量农民工返乡等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市政府领导和省劳动保障厅。同时,采取措施实施失业预防、调节和控制,指导确需减员的企业依法依程序裁减人员,鼓励国有企业带头尽量减少裁员。 建立联系点制度。建立以局主要领导分别承担三区一县重点联系人制度,及时了解各县区辖区内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和返乡农民工数量,协调处理企业规模裁员,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用工状况和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需求,研究制定促进企业职工稳定就业和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等等。 建立每日报告制度。要求县区在每天16:00前上报《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情况表》、《返乡农民工情况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天汇总各县区统计数据、工作开展情况和重大突发事件,次日向局领导、市领导和省厅报告。 建立周会商制度。市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会商会,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变化趋势进行会商。 建立月报告制度。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向市政府、省劳动保障厅综合上报一次本市情况。 【完善四项创业政策】 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服务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对有创业要求和创业能力的农民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小额贷款支持,解决其开业和资金周转问题。 举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培养返乡农工创业的激情,调研返乡创业人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就业渠道。 加强创业园区建设,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平台,引导有创业愿望、有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进入就业创业园。同时,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步伐,第一批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争取2009年上半年全部建成,重点扶持一批回乡农民工入园创业。 【强化六项服务措施】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城乡就业援助百日帮扶”活动,把返乡农民工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将家庭困难的农民工作为重点援助对象。 在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了专门的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信息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一条龙”的援助服务,并确保为每一位重点援助对象免费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个就业信息。 对于优先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的用工单位给予免收招聘摊位费、上门服务、优先享受就业优惠政策等服务。 全市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还主动上门到辖区内的企业解读就业政策,通过发放宣传单和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等形式,动员企业积极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 要求全市33家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返乡农民工开展实用性强、效果好的各类培训,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引导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帮助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能力证书)。 注重劳务协作,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有序转移就业。积极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与就业岗位对接活动,促进返乡农民工在市内及县、区间转移就业。加强与临近地市劳动保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联合组织开展跨地市劳务协作和劳务对接活动。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特别是泛长三角地区劳动保障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及时收集、发布劳务输入地区的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需求情况,为农民工有序流动就业提供就业服务。 |
来源: 淮北市劳动保障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