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海归“创业行囊”该装些什么?

    创业指导  加入时间:2010/6/6 11:10:33  科杰在线 pc354.com
    不容乐观的海外就业现状,让不少中国留学生打起了回国创业的主意。但是,他们收拾的回国行囊里,该装些什么呢?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创业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他们准备好了吗?
    海归创业也需培训班

    良好的教育,过硬的技术,国际化的视野,这些都是海外留学人员的优势,然而,他们也有软肋。
    “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时间比较长,海归们对国内的投融资情况、行业发展情况都不太了解。要回国创业,他们普遍需要一个对国内再认识的过程。”
    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副秘书长刚颖女士向记者介绍说,为了帮助这些海归精英能够顺利融入国内市场,他们特地推出了“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培训班”。
    “去年第一届培训班仅限于生物医药一个行业内,参与的人数也只有26人,其中有六七个人回国创业。而今年报名人数一下子激增到200多人,参与人数达到了76人。他们大多出身名校名企,有15年以上的从业经历,并担任中高层管理岗位或承担关键技术研发工作。行业涵盖了生物医药、电信、计算机、金融、咨询等。”
    刚颖介绍说,培训班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侧重过来人经验的分享。
    “我们发现,这些海外留学人员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前辈、同行创业成功的故事。他们希望有人告诉他们,国内创业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规避陷阱,法制是否健全,扶持政策能否落实等等。”
    “培训班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举办的,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它把个人和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参加海归创业培训班的留学人员张为在课后这样感慨。
    比资金更重要的是“软环境”
    “要说海归回国创业的优惠政策,其实哪里都有。如果你的创业项目能在其他地方拿到100万元贷款,我相信在上海也一样能拿到。”在谈到海归创业的要素时,刚颖副秘书长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海归创业最大的困难不在资金、不在政策,而在“软环境”。
    “比如,张江园区拥有生物医药公共平台,有需要的企业可以直接在里面做实验。这对于刚起步的企业来说,研发十分方便。”
    同时,上海早在2006年就实行了《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其中的创业一门式服务、B类居住证办理、归国人员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政策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软环境。
    “钱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给你1000万元不如给你一个好的环境。”过来人、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兆华举例说,作为一家医疗公司,开发新产品需要的原料或器械时效性很强,他们从国外采购的东西,两三天就能到上海,物流和海关的效率都很高,和美国几乎没有差异。
    据刚颖女士介绍,自从去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表达了回国创业的强烈意愿。在培训班结束后,不少“同学”都被这里的软环境吸引,希望能够在张江注册企业。(严姗隽)
    记者手记:“乡思病”与向心力
    曾经和一个在中国留学的马来西亚华人学生聊天,我本意向他咨询大马国内的地理情况,他却向我极力介绍他就读的中文教育机构,并且向我感慨道:“如果没有它,我们的中文还不知道怎样呢。”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国文化对海外华人产生的向心力。
    现在,当我们做本期封面故事采访时,无论是已经回到国内的海归,还是仍打算在他乡异国发展、等待将来寻求机会的“准海归”,都向我们倾诉他们的“怀乡之情”。

    他们向我们描述水土不服的无奈,抱怨遭遇不平的无助。他们说,这些都是他们出国之前无法想象的状况。虽然他们愿意接受历练,不过,怀乡的情绪却在潜意识中慢慢滋长。
    多年前离开家乡奔赴留学地,本是追求一个更为美好的前程,海外深造也确实让他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本领,他们非常感激这一段非凡的经历。
    然而,身处国门之外,或许可以让他们更加看清世界的潮流。当他们再次将目光投向母亲国时,他们承认,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个正处于现代化洪流的国家,经济充满活力,到处都是新生的创业和工作机会。这种优势几乎是已经成熟的发达国家经济体无法比拟的。
    所以,当世界经济潮起潮落时,这些在海外学成的归国者自然而然地把稳定发展中的中国视为避风港,而我们又一次看到庞大的“海归潮”。面对这股新潮,中国各地政府的政策也表明,很乐意为他们的回归推波助澜。
    事实已经非常清楚,现在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愿意向全世界的华人辐射自己的向心力。这显然会更加深海外华人的怀乡情绪。(张耀庆)
    新闻背景:八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
    2009年初,智联招聘针对海归在上海职场的就业能力及求职期待的调查显示,金融类外企仍是海归就业的首选,83%的海归希望能进入外企,37%的海归欲进入金融/银行类行业。近500名海归参与本次调查。
    调查显示,八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41%的海归认为,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职业发展潜力巨大;36%海归则受亲情牵绊,不想孤身留在国外。有83%海归已感受金融风暴造成的负面影响,但91%海归对薪资要求并未降低,49%海归求职前提是保持薪资要求不变。从数据看,海归对月薪要求主要集中在3001—8000元,其中5001—8000元的占34%,远高于上海应届生的平均工资。
    来源: 中国侨网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