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正在酝酿税赋新政支持百姓创业
渝浙港的代表签约成功 记者 毕克勤 摄
重庆人首次创业做老板,投入的本钱有望获得政府同等比例的税赋返还。昨日,中国民营企业西南峰会暨渝浙港经贸合作洽谈会在渝召开,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会上透露,我市正在酝酿针对原始创业者税赋补助政策,以此支持市民创业。
黄奇帆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上最难的是融资难。为此,市政府已经或正在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民企解决融资难题。比如,针对原始创业者,如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下岗工等,市政府正在讨论税赋补助的优惠政策,即以其创业投入的资本金为基础,按1:1的比例给予税赋补助。
对这种税赋补助办法,黄奇帆还举例给予了形象的解释:如果原始创业者投入的资本金是10万元,政府就给予10万元的税赋补助;如果投入的资本金是100万元,就给予100万元的税赋补助。据称,可以获得补助的公司,其注册资本金上限为500万元。
除了原始创业者,中型民企也同样面临资金难题。黄奇帆说,一个企业在要死要活的关键时刻,即使是高利贷也在借,有的年利率高达60%-70%。为解决这类企业的资金,我市将通过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来解决,政府规定其年利率最高不超过20%。目前,这类小额贷款公司全市已设立七八十个,资本金50亿元。另外,信托、金融租赁、私募基金、风险基金也是解决发展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办法之一。尤其是后者,它可以将企业带进股市。
今年创业优惠多
在重庆,初次创业的人会得到哪些政策扶持呢?
■优惠一:小额担保贷款
市就业局透露,从2004年起,我市实施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就将创业者纳入重点扶持对象。其中,凡我市登记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利用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财政将实行全额贴息。
目前,针对创业者的贷款最高额度,已提高到5万元。对能力强、项目优的创业者,贷款额度可放宽到8万元。合伙经营小企业和共同创业的,100万元内可按人均5万元规模申请贷款。
■优惠二:失业可无息贷款
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申请的小额贷款所产生的利息可由地方财政“埋单”。合伙经营的合作双方或多方均为失业,也可申请无息贷款。
■优惠三:无担保抵押也能获贷款
凡是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创业者,尽管没有担保人或资产抵押,经过评审组论证通过后,也可获得贷款。
■优惠四:特殊行业创业可享免退税
个体经营户若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免征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市地税局表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办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婚介所、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等可减征流转税。符合国家规定的民政福利企业和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可享受一定的增值税免退税待遇。
相比浙江 重庆民企数量还太少
■“浙江民企教父”郑宇民谈重庆人创业
“重庆不缺副省长,重庆就缺董事长!”昨日,针对浙江没有省级领导来出席“峰会”的疑问,有“浙江民企教父”之称的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作出了上述回应。
昨日会上,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邱震海向郑宇民发问道:这次峰会,浙江没有一个省级领导出来,是否是浙江省的领导不重视民营企业?
郑宇民回答道:“不是浙江省的领导不重视民营企业,而是浙江的民营企业不重视浙江省的领导。”他说:浙江是草根经济,官本位淡薄。这次来渝前,我曾请示是否请一位副省长带队,但领导的说法是:“重庆不缺副省长,重庆缺的是董事长。你要把最好的董事长介绍到重庆去。标准是点头有风度,握手有力度,喝酒不会吐,说话准算数。”郑宇民接着说:“今天来的董事长有50多位,都是说话算数的,而且都愿意来重庆落户。”
随后,郑宇民阐述了“重庆缺少董事长”的意思。他说:重庆与浙江的最大差距就是市场主体(指企业——编者注)数量上的差距。浙江每百人中有8人创业,重庆只有不到3人。
郑宇民认为,重庆民营企业每年平均创造GDP是63万元,与浙江民企的平均水平一样。如果重庆的百人创业人数与浙江一样达到8人,重庆就会有230万个市场主体,其创造的GDP就会升至1.4万亿元。重庆完全可以像浙江一样发展百姓经济,让老乡变老板,让个人变法人。
重庆怎样增加市场主体,郑宇明建议可以通过吸引央企入驻、利用税收政策催生、向外地招揽人才、鼓励市民网上创业家庭创业等途径。他还强调,要把全民创业变成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政府要为企业当好经济形势的气象预报员,伤病企业的护理员,企业升级的给养员,企业发展的服务员,以及拉动消费的推销员。
郑宇明表示,在当前条件下,主人变成主体,仇富变成创富,一个地区的前进就有希望。
我市经济国内率先回暖
■全市GDP增幅上半年有望达到12%,全年预计14%
9日,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中国民营企业西南峰会上称,重庆经济已经率先在西部回暖,甚至率先在国内回暖。
黄奇帆向与会客商介绍,今年以来重庆经济回暖较快,GDP同比增幅一路攀升,预计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幅将达到12%,全年有望增长14%左右。他指出,这样的GDP增长态势,不仅在西部,在全国也属率先回暖。
黄奇帆表示,由于全球金融风暴造成国外市场需求萎缩,中国经济不仅要承受金融风暴爆发时的冲击,还要承受美国经济复苏后市场萎缩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中国经济必须由外需向内需转轨。在这个转轨过程中,中国没有三五年转不过来,重庆在这方面应起带头作用。记者 陈斌
重庆模式有望全国推广
■来渝嘉宾徐展堂盛赞重庆经济有活力
“当许多城市正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之痛时,重庆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发展,重庆模式已引起国家的重视,未来二三年内可能会向全国推广。”昨日,全国政协常委、北海集团主席、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荣誉主席徐展堂谈到。
徐展堂透露,其旗下的北海集团涉足房地产、化工、涂料等行业,这次来渝重点是考察化工和房地产,不过,他没有透露考察的具体项目。
徐展堂对重庆经济的前景很是看好。他说,现在重庆这种以内需为主的经济模式显示出的强大抗压性,已引起国家部委和许多省市决策层的关注,二三年内,可能会有许多城市前来学习。
声音
■投资重庆很放心 一年只来看一次
2003年1月来璧山投资建设西部鞋城后,我几乎每月都过来一次,因为刚到重庆,许多的事还是不放心。但从去年5月来渝视察工作后,直到昨天我才再次来到重庆,时间间隔从以前的一个月变成了一年。
——奥康集团总裁 王振滔
■金融危机是结构性的
近来有一些经济学家给国家打报告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周期性的。但我却认为,这次危机的特点不是周期性,而是结构性的,我们经济发展中许多结构性的模式需要调整。——瑞银大中国地区主席兼行政总裁 李一
签约
■十区县现场签约117.25亿
9日,近百名浙、港知名企业老板跟渝商及各区县招商负责人坐而论道。北碚、沙坪坝、渝中等十区县当场签约项目17个,涉及投资达117.25亿元。记者 万里
■义乌小商品城 来渝开分店
本报讯 义乌小商品城是浙江一大响亮的品牌,如今,这个闻名全球的批发市场从业者将在渝开出两家分店。
这两家店分别位于渝州路和二郎步行街,其中,渝州路市场仍在规划中,而二郎步行街市场已建成,即将招商。记者 万里
■康恩贝来渝抛三项目
全国知名浙江医企康恩贝集团入渝连抛三个项目,目前已确定投资总额达4亿元。
9日,康恩贝正式签约决定在忠县建两家公司,分别是康恩贝创业投资公司和重庆新美橙果业公司。康恩贝还准备在忠县建设浙商创业大厦。记者 陈斌
■重庆要建西部 最大包装城
西部最大包装城将落户巴南区。9日,中国包装业老大浙江金泰集团与该区签约,投资25亿元建设集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包装城。建成后年销售值60亿元,税收约3亿元,可吸收就业约9000人。
来源: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