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阜阳市单位从业人员与工资收入双增长
劳动就业 加入时间:2010/6/6 17:22:53 科杰在线 pc354.com
今年上半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阜阳市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一系列就业政策的推动下,城镇单位从业形势趋好,职工工资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单位职工工资双增长。单位从业人员增加
“同比持平,环比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单位从业人员出现了“一季度探底,二季度持平”的特点。到今年6月底,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7.09万人,同比增加388人,增长0.14%,环比增加4573人,增长1.72%,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下滑趋势。
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需求和吸引力不断加大。上半年,在金融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等行业单位从业人员增加的因素拉动下,我市第三产业单位从业人员比重略有提高。全市三大产业的单位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1.47%,较去年同期比重下降0.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27.50%,较去年同期比重上升0.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71.03%,比去年同期比重提高7.8个百分点。职工工资收入增长
上半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正常增加和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和转型,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阜阳市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收入稳步增长。
在岗职工工资水平继续增长。上半年,阜阳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310元,月平均工资1718元,比上年同期的1572元增加146元,增长9.32%。
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采矿业三大行业对阜阳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贡献高。一是随着我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了对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大批服装、纺织、食品、烟酒等企业效益不断转好,从而制造业工资总额也大幅度提升,对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较高,达23.96%;二是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各地农村的全面推广,各乡镇卫生院的就医人数增多,全市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职工的福利待遇也进一步提高,此行业对全市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2.45%;三是一直是全市经济支柱产业的采矿业上半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4.89亿,同比增加4000.2万元,对全市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9%。个别现象值得关注
尽管今年上半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和工资水平都出现稳步增长的情况,但是一些现象仍然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行业间人均工资“两极”现象突出。上半年,19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职工人均工资超过万元,有5个行业不到7000元。按月计算,有3个行业职工人均月工资超过2000元,分别是采矿业(4279元),金融业(2460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199元),另有4个行业职工人均月工资不到1100元,分别是农、林、牧、渔业(899元),住宿和餐饮业(1002元),批发和零售业(1036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86元)。
来源:阜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