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计划提高居民收入
劳动就业 加入时间:2010/6/5 2:57:09 科杰在线 pc354.com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8月25日表示,中国将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他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提出的计划,但这项计划并没有点明推出时间以及如何提高,提高多少等具体措施。
此前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下调工资增长基准线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公布“广东省200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工资增长基准线创下该省2001年来最低,下线为零或负增长更是近年来首次出现。同时,山西、青海、云南、吉林、湖南、陕西、上海、天津等省市也相继发布各自工资指导线。除天津市的工资增长基准线与往年持平外,其他省市均出现不同幅度下调,其中青海、云南的基准线相比2008年下调了4个百分点。
下调工资指导线,被认为会导致社会收入差距再次拉大,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
据统计,中国1997-2007年间工资占GDP的实际比例从53%下降到了43%。
有分析人士指出,现行分配关系将导致财富过于向政府集中,造成中国“国富民穷”的现象。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一直以来都以“共同富裕”作为政府工作的最高目标。
此外,对于中国官方统计的平均工资数据也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很多人通过网络发表观点,认为自己的实际工资与官方统计的数据有很大差别。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但同比增速回落了5.1个百分点。
针对网民的质疑,统计局官员的解释是统计范围的不全面。全国约3亿城镇就业人口中,被统计的只有1.3亿人,不到一半,而统计也没有覆盖私企职工与灵活就业者。
而几天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接受采访时表示,网友“工资被增长”之说让他脸红。
资料:什么是工资增长基准线?
工资增长基准线是工资指导线的三条线之一。
工资指导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为保证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劳动力供求水平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指标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指导工资分配的一种宏观调控形式。工资指导线一般为三条线,即基准线、上线和下线。
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制度,被看作是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参照依据,不具备强制性。
来源: 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