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破解十五万因灾失业者困局
劳动就业 加入时间:2010/6/5 22:25:41 科杰在线 pc354.com
如果没有地震,现年37岁的都江堰市胥家镇桂花村村民陈军会在老家种上几亩猕猴桃,过舒坦的小日子。如今,这位干过3年钳工、9年电工的小伙,已经通过网络视频面试,成了上海浦强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加工大件的高手。
一场地震,改变了都江堰15万人的就业轨迹。
地震后,拥有63万户籍人口的都江堰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难题:一场地震,让全市15万就业者变成失业者。面对史上最严峻的就业形势,15个月后,都江堰破局而出。截至目前,都江堰“零就业”家庭全部动态消除,总体就业人数30.69万,总体就业率93.2%,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1%。
经济提速 创造巨大就业吸纳量
灾后一年多以来,借助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上海对口援建四大历史机遇,都江堰全市生产总值稳步恢复,工业经济止滑回升,旅游等第三产业加快恢复。今年上半年,都江堰全市GDP达45.3亿元,同比增长15%;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完成12.3亿元,同比增长9.04%;接待游客367.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48亿元,分别是2008年同期的137.5%和119.1%
经济提速回转,就业载体因而恢复,整体就业水平大幅提升。在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强力作用下,都江堰出现史无前例的建设热潮。上海第四建筑有限公司、上海绿地建设(集团)等援建的90个重建项目,吸纳的就业总量达93830人,在解决本地就业的同时,还承接外地务工者5万多人,实现历史突破。
多项措施 就业创业找到新路径
地震中,青城村村民梅秀英家开的农家乐被震成危楼。“失业”的梅秀英闲了两个多月终于坐不住了,“这么耍下去不行,得找个工作。”
就在这时,她接到都江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来的手机短信,说是有上海企业在都江堰滨河小区开专场招聘会,她赶紧跑去参加。现在,她在上海一家饭店做清洁工,月工资1200元。
这是都江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解决就业问题所做的努力之一。为了解受灾群众的灾后就业需求,去年8月到现在,他们还开展了“就业夜话”活动。活动中,都江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组夜间走村串户,讲解最新劳动保障政策,登记村民就业需求和联系电话,一有最新的合适岗位及时通知。
更多的努力则放在提升失业者就业能力和改善创业环境上。都江堰厨师学校已经免费为受灾群众举办了多期厨师培训班,校长许家兵说,“我们是朝着当老板的目标来培训大家的。”今年上半年,都江堰新增个体工商户1857户,新增就业10847人,民营经济增加值22.74亿元。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