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河北省石家庄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向农村延伸情况

    创业新闻  加入时间:2010/1/18 21:39:21  科杰在线 pc354.com
    2003年,石家庄市开展了 "双百社区"(100个再就业安置基地、100个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2006年劳动保障部《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我们及时将"双百"纳入城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活动中来,并提出将创建活动向农村延伸,经过几年的努力,创建活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已创建达标充分就业社区为773个,其中:城镇社区354个,农村419个,省级达标40个。
    在创建城镇充分就业社区的时候,我们把社区称作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把一个村看作是一个社会细胞,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首先提出了"三个一"的创建指导思想,即确定一个主题、抓住一条主线、解决一个重点。一个主题:"一个村就是一个社区,一个村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就等于创建了一个充分就业社区"。一条主线: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内转外输,实现相对稳定就业。一个重点:重点解决农村特困家庭人员的就业。
    我们创建农村充分就业社区的目的,一是推动乡镇落实积极的农村就业政策;二是推进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三是促进农村就业岗位开发;四是帮助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一、制定创建标准,使乡镇创建工作有章可循
    我们把农村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定位在:一是落实农村就业政策全面彻底;二是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比较完善;三是辖区内90%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四是辖区内农村特困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依照上述标准,制定《石家庄市农村充分就业社区考核评估标准》(百分制),实行半年检查,年终综合考评,90分以上的即被视为农村充分就业社区。
    落实农村就业政策,主要包括国务院、河北省和石家庄市政府制定的解决农民工的有关政策、农民就业的鼓励政策、就业和创业培训的优惠政策、乡镇劳动平台建设政策等。在农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参照城镇创建的作法,要求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全市4488个行政村中,6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其余的行政村每村设1名劳动保障信息员,信息员由专职人员或村干部兼任,公共就业服务在农村得到了延伸,并在推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创建农村充分就业社区建立了三本帐,即《农村劳动力资源构成综合台帐》、《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台帐》和《农村劳动力外地输出台帐》。90%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指的是辖区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农民实现就业。特困家庭人员则限定在由于政府行为造成的失地农民、水库移民,因病因灾的困难农民和农村籍退伍军人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二、确立创建核心,紧紧围绕农民就业展开工作
    农村创建活动中分三个层次。一是经济发达地区。我市的藁城、辛集、晋州、正定等县(市),企业比较多,经济发达,主要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转移为主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二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劳务输出和就地转移相结合,例如赵县、无极、深泽、新乐、元氏等地,利用各地自身优势搞创建,比如淀粉加工专业村、泥瓦匠、木匠等传统手工艺,实现充分就业。三是山区县。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以劳务输出为主,就地就近转移和劳务输出相结合。
    (一)创建活动与就业服务活动同步进行。由于各地的创建办公室都设立在就业服务局,因而整个创建活动都自然而然地与就业服务工作结合在一起。在市场就业方面,全市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都要全面向农民工开放,"一站式"服务大厅全部增设农民工服务窗口,三级网络平台增加专为农民工提供的劳务信息栏;在社区就业方面,允许农民工进入城镇社区开发的各类分益岗位;在培训就业方面,将农民工与城镇失业人员一视同仁,各地开办的就业前培训班、技能培训班、创业培训班都要无条件吸纳农民参加。
    (二)创建活动与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同步进行。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是实现内转外输的前提,也是创建农村充分就业社区的先决条件。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由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提供参训人员名单,报县(市)、区阳光办批准,阳光办将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等情况通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然后由乡镇劳动保障协理员或村协管员通知本人,这样既可以使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掌握各村受训农民的情况,又为日后推荐其就业提供依据。
    (三)创建活动与开发农村就业岗位同步进行。创建农村充分就业社区与创建城镇充分就业社区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它的就业岗位的开发更多的是依赖于当地的乡镇企业和民营私营企业,像城镇社区那样开发公益岗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市创建办公室给县(市、区)创建办公室下达任务,有一项就是就业岗位的开发,特别是离家较近县适宜农民就业的工作岗位。目前,我们采取的开发方式有:一是"预留式"开发,在辖区内上马新项目,创建办公室要与开发商签订协议,企业运行前,须预留部分适合农民就业的岗位给乡镇。二是"交换式"开发,县(市)区创建办公室之间进行劳务交流,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三是"基地式"开发,县(市)区利用已有劳务基地和开辟新的劳务输出基地,为农民提供外输就业岗位。四是"品种式"开发,通过"一村一品"的形式,建立特色劳务村,安置农村能工巧匠。五是"拉郎配式"开发,由创建办公室出面,通过多种形式作辖区企业主的工作,说服他们多雇用当地的农民工,特别是特困家庭的农民工。由于开发了大量适合农民就业的工作岗位,许多农民就业"不找乡长和县长,只找乡镇平台和市场"。
    (四)创建活动与援助贫困农民家庭就业同步进行。在创建农村充分就业社区的活动中,我们把援助制度延伸到农村,从就业服务部门领导同志开始,采取自愿的原则,每人帮助一户特困农民家庭,或为他们找工作,或为他们进行就业指导,或为他们提供创业帮助(不提倡经济援助),实行对口帮扶,指导其逐步实现就业。援助对象必须是零就业农民家庭人员。援助的重点,市内六区以失地农民为主,平山、行唐、灵寿、赞皇四县以水库移民为主,其他地方以因病因灾的特困农民家庭和退伍军人为主。
    (五)创建活动与树立农民就业和创业典型同步进行。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片市场。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既树立典型的充分就业社区,也树立典型的就业和创业人物。在创建的初始阶段,只要达到了我们规定的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就可以树为典型;中间阶段,可以树一些在不利条件下奋勇争先的典型;到了后期,就需要树一些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典型构成一个先进的典型群。各个层次有榜样,覆盖面广,有可学性,有启发性,有感召性。
    三、严格创建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作用
    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向农村延伸活动中,我们明确了工作职责,保证了平台作用的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所协理员在创建中的基本职责是:开展劳动保障政策宣传活动;做好辖区就业困难对象的认定工作,对就业困难对象进行走访、开展就业援助;建立各种台账,及时汇总上报就业相关数据和工作情况。村协管员在创建中的职责是:熟知本村符合法定就业年龄、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进行家庭状况、失业原因、择业愿望、技能水平、培训意愿、就业意向等情况,并登记造册;向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推荐就业援助对象;配合村委会做好外输劳务人员的后续服务。

    来源: 石家庄市劳动就业服务局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