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集 让创业精神缔造年轻财富神话
创业新闻 加入时间:2010/1/19 21:46:00 科杰在线 pc354.com
年轻人创业需做好哪些准备?要解决哪些瓶颈?如何能走得更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代表、委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年轻人创业,并结合自己的创业经验支招——
增强创业意识,磨砺创业精神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贺国庆委员认为,很多大学生存在创业误区,把创业看成是找不到理想出路的“下下策”,是走投无路的选择。有一些家庭条件优越者,把创业看成“赶时髦”和“玩理想”。还有些大学生依赖父母思想严重,计划分配思维顽固,不想创业,不敢创业。“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贺国庆委员说。比如,有些大学生创业项目不切实际,有些则相关知识十分匮乏,有些抵御风险的心理承受力较差等。
对此,省工商联副主席孙增泰委员认为,年轻人创业固然需要知识、技能、经验等很多方面的准备,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包括强烈的创业冲动、明确的创业目标、一步步实现目标的计划以及敢于吃苦、持之以恒的毅力等。
做事先做人,善于捕捉机会
“有一年夏天,我去上海采购羊毛衫,但没找到生产厂家。回来的火车上人很多,我发现身旁站着一位60来岁、累得满头大汗的老人。于是,我就把座儿让给了老人。”——谈到年轻时创业成功的“秘诀”,邢台家乐园集团董事长廖礼基代表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没想到,这一让竟让来了商机。老人不但告诉我浙江某地有羊毛衫生产基地,而且还给我介绍了联系人,答应可以以最低价进货。原来,老人的家就在那个羊毛衫生产基地。”廖礼基感慨地说。“年轻人不怕穷,就怕自负和自私。步入社会,一定要先做个好人,好人会有好多机会。”从租两节柜台的小商贩做起,一步步做到资产十几亿的大老板,廖礼基此语可谓是实践出真知。
“另外,一定要善于观察学习,捕捉机会。”廖礼基讲了他成功路上的另一个小故事。
“原来我在给邢台某大商场送货时,就一直注意观察该商场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经营方法等,并做了大量详细的笔记。没想到,两年后,这家商场倒闭了。正当其他商家犹豫不定时,我第一时间把该商场租赁下来。因为我心中有数,知道该商场肯定能赚钱。”——目前,该商场已变身为家乐园购物广场,效益相当可观。
优化创业环境,成立青年创业基地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刘贵代表说,针对大学生创业知识、经验等匮乏的问题,他建议,除了学校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强化实践教育外,有关部门也可以组织成功企业家走进学校,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学生,甚至可以动员企业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目前,有关部门组织的企业家走进课堂的“青年创业大讲堂”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廖礼基代表建议,可以走“政府出钱、企业担保、个人创业”的“绿色通道”,让企业成为年轻人创业的“领路人”和“创业导师”,同时政府出台激励政策,激励更多企业帮扶年轻人创业。“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我认为是成立青年人创业基地。”曾在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过6年的张福林委员说。他认为,创业基地不仅可以解决场地问题,政府还可以给予减免税收、简化手续等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良好创业环境。
张福林说,目前,有些地方已经有了青年创业园区。有些成熟的创业园区不仅聘请了一批创业指导员和创业辅导老师,还有成功创业人士为首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市场开拓等创业指导服务。同时,园区周围还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专利交易所等中介机构,可为年轻创业者提供法律咨询、财税咨询、专利申报等创业服务。
来源: 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