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总结
创业新闻 加入时间:2010/2/11 15:24:43 科杰在线 pc354.com
一、2009年工作进展情况
2009年,马鞍山市以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为工作抓手,不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努力提高劳动者创业意识,形成政府推动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主动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9166户,新发展私营企业1765户,全市现有个体工商户4.05万户,从业人员7.26万人,私营企业10182户,从业人员1059万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59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327人,困难群体再就业504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200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年初的3.75%下降至期末的3.2%。全年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45万元,兑现社保补贴、岗位补贴2427.7万元,全市开展创业培训1200,有600余人培训后成功创业,并带动4800余人实现就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创业服务平台
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县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劳动保障、发展改革、经委、教育、建设、国土资源、财政、商务、科技、人事、农业、税务、工商、人民银行等22家单位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促进创业机制。二是成立马鞍山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力求通过政府搭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综合运用创业促进就业政策,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建立集创业项目征集推介、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创业成果展示、小额担保贷款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编印《创业者实用手册》《创业政策问答》等宣传册5000本。三是完成创业项目库建设。马鞍山市创业项目库建设是以准备创业的城乡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展示真实、完整的创业项目为主要内容,以能够方便、快捷联网并实现分类检索查询创业项目为功能定位,充分利用马鞍山市人力资源市场网站的资源,将已采集到的600多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创业项目在网上发布。四是建设各类创业载体。初步形成创业园区、创业基地、产业集群、创业街、创业市场竞相发展的态势。目前,全市共有创业基地27个,其中市级以上基地20个(含省级12个、国家级1个),共有40多万平方米,其中2008-2009年新建13.1万平方米;入驻创业实体近700户,吸纳从业人员21898人;返乡农民创业园,现已建成8家,总占地面积191亩,入驻企业115家,解决农业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就业5460人。9月11日,市劳动保障部门还与高校合作,成立了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创业园。
(二)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创业服务内容
一是以基层服务推动创业。“社区创业指导室”是马鞍山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创新开展的一项新举措。通过创业志愿者对初次创业者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培训、融资指导等创业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等基层群众不走出社区而获得创业有关方面的相关政策,实现自主创业;宣传创业典型事迹,为创业者搭建创业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从而实现稳定就业。2009年底全市所有街道各选择1个社区成立创业指导室,将创业服务向基层延伸。二是以优惠政策引导创业。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全民创业的补充意见》等文件。降低准入门槛,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平等开放。对初创企业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设立创业型城市专项资金,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促进纳税人安置2188人就业,加大社会保险补贴力度,不断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额度。三是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对登记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以及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或赴境外就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贷款额度在5万元以内贷款扶持;对就业困难人员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的,可以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的具体情况,提供贷款额度在10万元左右贷款扶持(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2009年1-12月份发放158笔计1445万元,带动就业1366人,近几年累计发放1958笔,6435.26万元,带动就业9815人。四是以技能培训促进创业。采取《培训券》补贴方式,对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等各类人员按照统一的SYB培训技术标准组织教学,同时加强对创业培训学员的跟踪扶持,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同时在当涂县14个乡镇和部分村设立培训教学点。几年来,已累计开设160个创业培训班,培训4800人,其中2879人通过培训输送到用人单位实现就业。实现了创业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显示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开展创业活动,营造创业氛围
一是开展“创业服务月活动”。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劳动保障部门继2月份开展“就业服务月”、6月份开展“企业用工服务月”活动后于9月份又开展了“创业服务月”活动,要求创建创业型城市成员单位在这一个月中集中开展45项创业帮扶活动,通过“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形式,将创业服务的政策覆盖到城乡每一个角落,惠及到有创业愿望的每一类人。其中,市劳动保障局、团市委举办大型“百企万岗”就业创业招聘会;金家庄区建立被征地农民创业一条街,带动100余名被征地农民和失业人员实现就业;雨山区在社区(村)宣传创业政策,同时印制宣传单,上门入户宣传;市妇联选择部分企业家组建女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建立若干个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市总工会开展“四送活动”为重阳路创业人员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培训、送技术活动等。二是举办创业论坛暨事迹报告会。为了进一步营造全市的创业氛围,上半年由市劳动保障局、市委宣传部、市经委、市广电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7家单位联合举办首届创业论坛暨创业事迹报告会。邀请马鞍山市六名创业成功人士介绍创业成功经验,市直机关单位代表、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代表800多人参加。报告团成员还走进厂矿、社区作巡回演讲,在全市掀起全民创业的新高潮。
二、2010年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完善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职能。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加强创业培训,办好创业网、创业者联谊会和创业者俱乐部、创业者信息交流座谈会、创业专家指导等创业服务交流平台。完善创业项目库,提高创业项目库项目推介质量,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创业带动就业率。
二是进一步发挥创业型城市专项资金的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创建创业型城市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用于扶持高校毕业生、复退转军人等群体创业,加大创业见习(实训)补贴、创业园建设补贴、创业指导工作补贴、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补贴,支持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模拟公司试点,加大创业型城市宣传和表彰奖励等。
三是进一步加大创业政策扶持的力度。继续发挥政府促进创业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各类创业者的政策扶持力度,将各项就业创业政策落到实处。对2008年以后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登记失业人员在失业金领取期间,可一次性领取应享受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对农民工当年回乡创业,给予每户企业1-3万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
四是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积极落实“三位一体”服务机制,扩大贷款发放对象范围,提高贷款额度,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力度。积极推进县区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开展“你贷款,我贴息”活动。
五是进一步推动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创业见习基地建设,落实创业见习基地补贴措施,扩大创业见习人群。因地制宜地依法建设各类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创业园区。规范省级返乡农民创业园的管理,积极申报第三批省级返乡农民创业园。完善社区创业指导室工作职责、制度,在全市推广建立社区创业指导室。
六是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创业事迹、创业经验,加强与各创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办好“创业试点简报”,提高宣传效果。在市电视台开办“全民创业在行动”节目,及时宣传报道全民创业新动态、新成果。继续办好市电台“创业总动员”节目,与创业者开展热线交流。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开展全市“全民创业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全民创业典型,鼓励和引导更多劳动者创业。
三、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出台扶持创业的相关政策;二是建议国家加大创业扶持资金的投入;三是建议加强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来源: 马鞍山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