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也挺好”
创业新闻 加入时间:2010/3/12 17:09:00 科杰在线 pc354.com
元宵节过后,南下的火车挤满了花儿一样的梦想:发财梦、老板梦、城市安家梦……这些梦想,属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然而,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有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将希望的目光锁定在家乡,他们更愿意在家门口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乡的“月亮”不一定更圆
元旦以前,20岁的杨佳明还在南方打工,在外闯荡几年的经历让这个“90后”农民工头脑更加灵活。春节回家过年,他就开始琢磨上了:如果还出去的话,想家不说,去掉来回的花销,和在本地打工一比,也剩不下几个钱。于是,他决定留在家乡找工作。2月26日,他来到市人才市场登记求职,没想到刚过完年就有这么多企业招工。家住库伦旗的杨佳明前年投奔宁波的亲戚在一家制衣厂打工。他是流水线上一个繁忙的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其中包括两次30分钟的吃饭时间。
“虽然累点儿,但是工资还可以。”杨佳明说。刚开始的时候,他工作一周休息一天,每月工资2000元。赶上过节,每月能达到2200多元。对出生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来说,这样的收入让他感到很满足。
但是,从去年开始,工厂的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从原来的一周休一天,到一个月休一天,每天早晨进了车间,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晚上了。一天累得头昏脑胀的,连上厕所都得一路小跑,而且我们的工资也越来越少。每月工资就1800元了。“所以,年底我就和很多老乡一起辞职,提前回家了。”杨佳明说:“回来才发现,在当地找工作,工资一般在1000元以上,技术工人工资更高。其实在家门口找工作也挺好!”
返乡农民工将目光转向家门口
2月26日,市人才交流中心举行了我市年后首场招聘会。与每年相比,今年的首场招聘会不仅岗位增多,而且薪酬提高,吸引了更多的求职者留在本地就业。
15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了包括部门经理、业务员、电工、钳工、大货车司机、销售员、服务员、洗碗工、保安、保姆等15000多个岗位,从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到基层岗位均有需求,而工资普遍比去年有所提高,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招聘会当天吸引10000多人前来应聘,签订意向性协议7000多份。市职业介绍中心主任赵兴田介绍,年后首场招聘会职位范围很广,不仅能吸引在外地工作的中高级管理人才考虑是否回流,而且可以留住一部分打算去外地打工的农民工。
科左中旗舍伯吐镇的包海亮在此次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电工岗位。他告诉记者,春节前,他从浙江回来就打定主意要在家门口找工作了。“像我这样有3年工作经验的电工还是很好找工作的。”
包海亮前后比较后发现,还是在家门口找工作更划算。在南方打工,一个月平均收入3000多元,但每月吃饭花六七百元,通讯费、市内交通费三四百元,住宿500元,往返一次成本在1500元左右,一年下来也剩不下钱。“相反,如果在家乡找到一份月工资2000元左右的工作,可以在家住,吃喝花销少,还不用撇家舍业的。”
与包海亮观点一样,在节后求职大军中,有不少农民工认为,先在家门口试着找工作,他们不要求工资能达到南方标准,只要待遇能达到期望值,就不再考虑外出打工。
政府扶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3月2日上午9点,25岁的刘强正在蒙牛公司生产车间忙碌着,而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在千里之外合肥的一家大型化工企业打工。
“从2008年9月开始,我就感到化工厂里的形势不太好……”刘强说,“化工厂原来是让工人没完没了地加班,可是从9月开始,加班时间越来越少。到10月份,就再也不加班了。工人的工资也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我和十几个来自内蒙的老乡一起辞职回来了。”在市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2009年秋季人才招聘会上,返乡的他参加了此次招聘会。“在通辽,工资肯定不能和南方的工资相比。可是离家近,消费也低,还不错。”刘强说,“我现在每个月都能挣2000多元钱,只要好好干,应该也能干出点事业来!”
去年,科尔沁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截至去年年底,已有2000多名返乡农民工在市内各大商场、宾馆以及个体私营企业中找到了工作。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市把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自主创业作为送温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返乡农民工,组织技能培训、小额贷款和创业指导、举行专场招聘会、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市各级工会将返乡农民工中的困难群体纳入到送温暖的范围,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帮助返乡困难农民工走出困境。
来源:通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