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农民:技术绿领 技能蓝领 文化白领
创业新闻 加入时间:2010/3/14 15:05:07 科杰在线 pc354.com
晒太阳、拉家常、打扑克、看电视,这曾是农闲时节农村常见的画面。然而现在,换一种方式过农闲,成了全南许多农民的新追求。他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朝着懂技术、掌技能、品文化的新型农民迈进……
技术“绿领”获得新法宝
“蔬菜定植后要加强管理,晴天中午棚内气温高,要注意通风降温;雨天要注意通风降湿。防止病害发生,每隔7天至10天用50%多菌灵……”近日,全南县龙源坝镇“农民讲坛”现场,30余名农民坐在社区文化站里,县农技站技术人员正精心为菜农们讲授反季节蔬菜种植课。“这种学习方式真好,既不用花钱,还能够学到真正实用的技术。”45岁的菜农李满娇高兴地对笔者说:“这几年,镇里为我们农民请来不少专家上课,听了课可真有用,我的大棚都是在专家的指点下建起来的,去年一年就挣了三四万元。今年我打算再建一个大棚。如今我有种植经验了,再说遇到难题还有老师呢!”
近年来,该县围绕“一村一品”,突出果、药、茶等绿色优势产业,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组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在“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引导下,有眼光的农民纷纷从事绿色产业,成为新型“绿领”农民。去年该县就开设培训课106期,参加培训5869人次。
技能“蓝领”端起新饭碗
近日,金龙镇陂头村村民林丽芳趁厂里还没上班,就忙着到菜园给蔬菜施肥。像林丽芳一样,全南县正涌现出1万多名上班挣钱、下班种地的“两栖”农民。
农民农忙在家种田地,农闲在附近企业打工挣钱,这得益于全南县开展的农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为促使农民多途径增收,结合劳务优势、技能培训优势以及市场需求,该县开展了“定单培训,政府买单,企业挂钩,学成上岗”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打造了电车、电脑、电子等三个优势劳务品牌,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及创业。去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后实现就业的有4860人,转移就业率达90%。
文化“白领”品味新生活
“老曾,你的这个‘福’字写得很有气势哟!”“水生,你握笔的姿势不对,你看着,要像我这样……”笔者闻声来到城厢镇镇仔村的文化庭院,阅览室里五六个农民正在临摹书法。“为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提升农民的文化品位,我们村专门组建了书法俱乐部,让书法爱好者在农闲时也能挥毫泼墨。上个月,我们还举办了农民书法比赛,你看看这墙上都是农民兄弟的大作呢!”该村大学生“村官”指着作品说,“这里既有父子二人分别奉上大作,也有祖孙三代同时参加展览,还有常年给村里人写春联的‘书法家’的作品呢。”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白领”级的文化生活成了全南农民的新追求。古色古香的祠堂里,书墨飘香,村民洗脚上田后,在这里阅读最新的农业技术书籍,或上网冲浪;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聚在一起切磋交谊舞,或高唱红色歌曲。目前,该县已拥有文学、诗歌、书法、绘画、摄影、根艺等文艺协会16个,农村注册会员300余人,文艺爱好者1000余人,有5支农村歌舞队长期活跃在农村,每年为农民群众演出100余场。
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