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综合报道
  • 经济形势
  • 劳动就业
  • 政策法规
  • 热点推荐
  • 创业新闻
  • 创业指导
  • 创业课堂
  • 创业故事
  • 大学生创业
  • 人民日报: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创业新闻  加入时间:2010/3/23 20:42:50  科杰在线 pc354.com
     

              亮点:农村巨变

             【数据】1978年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在6000亿斤多一点,2007年达10030亿斤,30年内粮食增产60%以上;1978年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4元,2007年达4140元;1978年前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民总量大概是2.5亿人,到2007年底减至不足1500万人。

           亮点:非公企业

             【数据】截至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约占GDP总量的65%,经济增量的70%—80%。到2007年底,我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8.62万户,实有投资总额2.11万亿美元,全国个私经济领域注册资本金总额达到101223.92亿元。

             亮点:民主法治

             【数据】从1979年至2007年10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29件;国务院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700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7000余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亮点:民生保障

             【数据】全国城市低保对象人数已连续五年稳定在2200多万人,各级财政投入从2000年的2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24亿元。200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中央财政预算安排30亿元用于支持财政困难地区开展农村低保。

           亮点:国企活力

             【数据】行业的领头雁、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脱胎换骨。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比零贰年增长60.98%,实现利润增长2.23倍,税收增长1.05倍。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亮点:开放经济

             【数据】1979—2007年,商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4%。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已跃居世界第三。2007年,利用外资额超过700亿美元;1991—2007年,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左右。

             缪学刚代表:永不停步的小岗

             【回眸】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很有名。1978年12月,18位小岗农民发起农业“大包干”,揭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978年前,小岗村吃的是“大锅饭”,温饱难解决。1978年夏天的大旱,让大家生活更困难。同年12月,小岗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搞起了“大包干”。其主要内容是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承包到农户,由农民自主决定种植品种、种植结构。

             “过去小岗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现在已从原来的20户增加到112户,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滁州市市长缪学刚代表十分感慨。

             【声音】

             “大包干”30年来,小岗的改革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是粮食生产快速发展阶段;1993年到1999年农村税费改革前,是探索多种经营、谋求新发展阶段;1999年至2005年,是农村改革全面推进的新阶段;2006年至今,村经济发展加速。

             下一步,小岗改革发展要走4步棋:加快推进小岗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鼓励大学生到小岗创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30年过去了,我国深化农村改革任务依然艰巨,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的步子再迈大些!

             伍淑清委员:亲历合资企业诞生

             【回眸】

             亲自参与创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伍淑清委员回忆往事时不禁感慨万千。“30年前,邓小平先生宣布中国将对外开放,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当时我是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的理事,一直就希望为中国经济发展做点事情,内地一开放,我感觉机会来了。”

             伍淑清说,“当时我们了解到,1981年5月中美之间将恢复通航,北京与洛杉矶将是第一条航线。我们就想,这么远的距离,坐飞机的人不吃饭哪行啊,就投资航空食品吧。”

             想法很美好,谈判过程却很曲折。“由于没有先例,谈判一直走走停停。不会讲普通话,就用纸笔沟通,写的是繁体字。” 1979年6月,双方就谈了三次,但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她回忆说:“那时,中国刚刚开放,双方心里都不是很有底,有很多顾虑。”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9月,双方终于把合同内容定下来了。1980年5月3日,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获批成立,在当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注册编号为001号。

             【声音】

             1980年开第一家公司,现在我们在内地已经有11家公司,遍布北京、上海、青岛等主要城市。现在中国的政策更加开放,相关法律制度也越来越完善,肯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

           徐显明代表:法治六大成就

             【回眸】

             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代表眼中,改革开放30年最具标志意义的法治事件发生在1979年。这一年,全国人大一次通过7部法律。

             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7部法律破茧而出——刑法、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7部法律,均是当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基础性法律。

             【声音】

             30年法治实践,经验和成绩可圈可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立法听证会等,让公众更多地参与立法。

             法治政府建设成绩显著。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政府行为更规范、更文明、更公正。

             司法改革取得进展。公平正义成为司法主要价值观,司法成为实现公平正义的主要途径。

             社会法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公民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意识有了阶段性提升。

             法律领域的国际交往成就斐然。

             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生存权、发展权、环境权等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保障人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张喆人代表: 编织“兜底”安全网

             【回眸】

             我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上海“破土”。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喆人代表介绍,1993年6月1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当时的标准是月人均120元),都有权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社会救助。当年,上海7680位城镇居民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

             1999年10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公布实行,全国所有城市都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7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全面启动农村低保制度。

             【声音】

             城乡低保,是保障困难人群最基本生活的一张安全网,换句话说,就是“兜底”。作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城乡低保所保障的是人最根本的权利——生存权,这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

             目前上海已做到“应保尽保”,符合标准的全部纳入低保。这几年,我们着重推动从单纯的生活救济转向综合的“民生保障”,即对相对贫困群体的生活、教育、医疗、住房等特殊困难给予“应帮即帮”,对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通过促进就业帮助脱贫,实现 “应业助业”。

             张晓刚代表:脱胎换骨看国企

             【回眸】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负盈不负亏、亏损靠补贴,企业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辽宁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代表表示,正是通过深化改革,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鞍钢和很多国有大企业一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生产要按指令性计划,技术改造难,很多设备还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同时面临市场上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的竞争。

             “好比家里的大儿子要照顾弟妹,筋疲力尽时,还让他去和没有负担者比赛跑100米!真难啊。”张晓刚说。“市场经济不会管你过去做什么,只承认竞争力。为此,我们转变观念,在竞争中获得发展机会。”

             技术改造、结构调整、“走出去”战略……鞍钢逐渐走出困境,实力不断壮大。

             【声音】

             国有企业要继续发展,就要实现几个新的转变:发展方式应该从自己投资为主,转为兼并、重组和自己投资相结合;在布局方面需要不断突破地域,走出去,到外地、国外去发展;在核心技术领域,应该改变技术跟随者的角色,努力成为技术的引领者;还应该改变过去企业单纯产品输出为技术、管理和文化的输出。

             许宗衡代表:230多项改革之最

             【回眸】

             1979年7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精神指引下,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代表说,从那个时候起,深圳焕发青春,成为全国解放思想的领头羊和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声音】

             在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首先它杀出了一条血路,积累了创新发展的经验;其次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它以铁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如今,深圳特区已完全走出了依赖优惠政策和投资倾斜的阶段。今后,必须依靠解放思想,依靠制度创新和体制变革,肩负起为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先行探路、攻坚破冰的历史使命。


    热点推荐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创业新闻
    创业故事
    联系我们 | 客户案例 | 热门影视 | 音乐试听 | 在线短片 | 游戏在线 | 动漫中心 | 笑话 | 热点关注 | 安全公告 | 系统教学 | 软件下载 | 生活常识 | 创意 | 源码 | 资源 | 美女写真 | 壁纸 | 系统美化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电话:0551-4214636 邮箱:pc354@pc354.com QQ:55769640 
    版权所有:合肥恩源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024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