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中国富豪海外天价抢购流失文物震惊外媒

国际新闻 时间:2010-11-14 作者/发布人:pc354 点击:1135

中国富豪海外天价抢购流失文物震惊外媒
 

被拍卖出天价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

新京报11月14日报道 本周,一对中年英国兄妹在打扫去世亲人的房间时发现的乾隆时期瓷瓶,拍出超过5亿人民币天价,震惊英国媒体。有英国记者称,天价购文物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

竞拍者都来自中国

 

英国媒体报道称,在被发现之前,这个18世纪中国人的杰作,一直被放在书架上,布满了尘土。《每日电讯报》报道称,这只瓷瓶刚被拿到拍卖行时,就让工作人员激动不已,并为其估价80万到120万英镑(约1285万人民币)。但是,让拍卖行没有料到的是,当这只花瓶拍卖时,竞拍者竟在30分钟之内,就将价格提高到了“创下世界记录的4300万英镑。”而这些竞拍者都来自中国。“在竞拍的最后阶段,每一次出价都以100万英镑递增,这时只剩下了数名竞拍者,据信,他们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人。”

从《太阳报》刊发的新闻图片可以看到,在拍卖会现场,竞拍者几乎全是华人。《每日镜报》的报道则说,天价拍下这只瓷瓶的中国人来自北京。

“当竞拍价急剧飙升,那位出售瓷瓶的英国妇女几乎晕了过去。”《每日电讯报》报道说。

最后,加上佣金和增值税,瓷瓶身价达到5300万英镑,这让拍卖者和出售者都狂喜不已。

“拍卖师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他几乎敲坏了木槌。”《太阳报》说。

英网民想到圆明园

 

但是,在报道这只花瓶卖出“震惊世界“天价同时,对其可能来源,提及的媒体并不多。第四新闻频道报道说,据信这个幸运的英国家庭在1930年或更早的时候就得到这个花瓶,但它如何辗转从中国来到伦敦,却不得而知。《每日电讯报》则报道称,来自中国、伊朗、埃及和印度的人们,正不惜代价买回他们失去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因为战争或是西方收藏者的掠夺而流失海外。

在英国媒体网站,瓷瓶来源问题也引发网民激辩。在《每日电讯报》网站,网友mrbomber留言说,“看来没有人意识到为何中国人会花大价钱买下这只瓷瓶。在19世纪,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抢走所有珍宝,这是一个大国背负100多年的耻辱……那些花巨资买回被英帝国抢走珍宝的中国富人,的确有些"愚蠢",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从小偷手里买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真正的文明……但英国人却没有这样的耻辱感。”

偷的还是买的?

 

在《独立报》的网站上,网民mepossem也提到圆明园,“在维基百科搜一下,难道会有人认为这个花瓶不是来自圆明园……那时,是谁从中国偷走了这些珍宝。”但也有网民有不同意见,nomanor就认为,1930年中国正处在一个可怕的时代,世界经济也正大萧条,也许是哪个迫不得已的中国人卖了这只花瓶。”

“瓷器爱国主义”?

 


《金融时报》记者史堤夫文森则撰文称,天价花瓶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文章称,如今中国的一些富人们,正带着爱国主义情节,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乾隆瓷瓶就是最近的例子。文章还援引英国一名艺术品专家的话称,“回顾上世纪中国,你就能明白为何中国人如此热衷于重建他们的历史。收回这些文物,有助于他们重寻身份和文化。”

新闻回顾:乾隆时期瓷瓶拍出5.5亿元 成最贵中国艺术品

11月11日,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估价并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意外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全文完----------------------------
0% (0)
0% (0)
整站字母快速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1 2 3 4 5 6 7 8 9 0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劳动就业 政策法规 热点推荐 创业新闻 创业指导 创业课堂 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 | 装修日记 | 学驾驶经历 | 免费信息发布 | 网站地图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邮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备06007228号 
版权所有: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