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中国驻苏丹维和部队官兵纷纷请战解救被劫同胞

国际新闻 时间:2012-02-06 作者/发布人:pc354 点击:1176

中国驻苏丹维和部队官兵纷纷请战解救被劫同胞
“你们的工作热情让我们敬佩!你们的施工质量不愧为中国标准……”2月4日,中国驻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程兵大队接连收到联合国2012年2月3日 15:31一月份发生在莫桑比克的两次热带气旋造成至少32人丧生,12万5千人受灾.这个非洲南部国家,接近10万公顷的耕地遭到破坏,未来数月不能收获粮食,人们对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感到担忧.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在给7万多受飓风和严重洪水影响的群众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昨天,工作人员在赞比西亚省中部开始发放援粮。更多联非达团南达战区工程部发来的通报表彰信,赞扬我维和官兵在多项施工项目中多次刷新纪录,并赢得其他出兵国和当地政府高度赞誉。
 

同时,我维和大队政委宋广军告诉记者,大队党委用法理讲道理,使我维部队血气方刚的官兵们在看到在苏丹同胞被绑架,以及网上一些网友对我维和部队的期盼,长生愤怒和跃跃欲试的救援情绪时,能够辩证地看待同胞遭劫持事件,化愤慨为动力,彰显我维和军人的觉悟和组织纪律性。

1月28日,中水电公司29名员工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141“和平之路”公路营地遭“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武装劫持的消息传来,我维和大队315名官兵对此等恶行气愤不已、义愤填膺,作为人民子弟兵,同胞被劫,生死未卜,岂能坐视不理,加之网络舆论褒贬不一的压力,我维和官兵纷纷向大队党委请战,表示要拿出实际行动捍卫同胞利益,有的同志还向大队党委提交了请战书,并以此为由,拒绝执行维和任务,提出“同胞一天不安全,官兵一天不上岗”的口号,官兵施工热情一度降至冰点,部分工程也因安全形势骤然停工。

《联合国维和行动手册》第三章《行为守则》的导言中写道,尽管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通常由军事人员进行,但仍属于政治行动而不是军事行动,维和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敏感性,它不仅关系到派遣国国家和军队的形象,而且关系到驻在国政府和民众以及国际社会对维和特派团的态度,影响着整个维和行动的成败。根据这一原则,我维和大队党委在官兵情绪十分激昂、爱民心切之时,认真分析形势,加强请示报告,开展了《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专题教育,给官兵燃起的怒火降温。具体做法是,通过军区法院审判员王达给官兵讲解维和部队必须遵循的“哈马舍尔德三原则”,当事国同意原则、保持中立原则和非自卫不得使用武力原则,让维和官兵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担负的重要职责,使官兵充分认识到不理智的莽撞行为对营救同胞的利害关系,并会因此影响中国形象,导致问题升级。

经过学习和教育,我维和官兵化愤慨为动力,誓以“中国标准”突显大国形象、声援营救行动。他们第一时间展开“应急蓝盾—2012”综合演练,提高自身安全防卫等级,主动克服安全局势动荡,气候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复杂等矛盾,坚持高标准完成施工任务,先后完成尼亚拉机场、联合国垃圾场、UN城等部分工程建设任务,短短数日便运送土石方5000余平方,搭建直升机起降平台2个,施工质量、速度再创新高。维和工程兵大队大队长王雷说:“维和官兵辩证看待劫持事件,化愤慨为动力让我们看到他们更深一层的大局意识和爱国情怀。”

--------------------------全文完----------------------------
0% (0)
0% (0)
整站字母快速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1 2 3 4 5 6 7 8 9 0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劳动就业 政策法规 热点推荐 创业新闻 创业指导 创业课堂 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 | 装修日记 | 学驾驶经历 | 免费信息发布 | 网站地图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邮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备06007228号 
版权所有: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