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东北玉米难卖跌破1元/斤 下游需求疲软

国内新闻 时间:2013-02-27 作者/发布人:科杰在线 点击:1380
  记者从卓创资讯网站了解到,近期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粮价格节节走低,市场14%水三等玉米最低进厂价已跌至1960元/吨,合每斤不足1元,时隔数年后重返“1元”时代。
  
  “现在从农户那里收的玉米,价格大概一斤9毛5。”一位吉林的玉米种植户告诉记者。
  
  都是天气惹的祸
  
  步入2013年以后,全国玉米价格持续走低。
  
  一亩田数据中心做的近期全国玉米价格走势统计显示,2月18日全国玉米价格为2.46元/公斤,之后呈震荡下滑态势,2月25日已跌至2.38元/公斤。
  
  “这是元旦过后东北粮价下降最快的一段时期。”卓创资讯玉米行业分析师徐晓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玉米价格在1月中旬开始走低,一直持续到现在,预计下跌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昨日,中国玉米网从吉林省延边地区某贸易商处获悉,当地个人粮库收购40%~45%水分新玉米的价格为0.5~0.6元/斤。
  
  市场分析认为,玉米价格可能要到二季度初才会回升。
  
  “去年冬天下雨较多,粮食含水分较多,价格卖不上去。过了五一粮食水分降下来之后,价格才会涨上去。”上述农户表示。
  
  去年冬季,我国东北地区降水量较多,增加了粮食的水分含量,导致玉米不易保存,促使农户急于抛售。
  
  徐晓苗分析称,现在玉米的总体需求不尽如人意,供应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一是由于年前农户惜售心理,导致大量粮食推迟至年后售卖;二是粮食水分偏高,高水分玉米不易保存,导致农户集中抛售。
  
  “现在的粮食达不到安全水分,进入粮库前必须烘干,而烘干需要很大成本。”上述农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安全水分要求的水分含量是14%~15%。而据了解,当前东北地区玉米水分含量平均在30%左右。
  
  下游需求疲软“夹击”
  
  据中国玉米网的消息,农历正月十五过后,东北产区销售活动重启。不过,因近期市场行情走弱,贸易商观望气氛浓厚,多数压价收购。
  
  据了解,作为玉米下游的两大消费主体,当前饲料养殖和深加工企业正面临着加工效益疲弱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销售,造成了供强需弱。
  
  徐晓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主要产品为淀粉等,而当前淀粉的市场销售疲软,导致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从而影响了其采购玉米原料的积极性。
  
  一般来讲,玉米深加工可以占到玉米年消费量的25%左右,另外约65%的玉米用来进行饲料加工。
  
  据悉,东北地区的玉米主要供应饲料企业,且集中于生猪养殖方面。
  
  数据显示,本周猪粮比价从上周的6.19:1暴跌至5.91:1,同比下降16.22%。已经跌破6.0的盈亏点,猪市正式进入亏损期。
  
  徐晓苗认为,猪粮比从7.5:1跌到现在的5.91:1,无疑会影响上游生猪养殖企业的积极性,继而影响下游饲料加工企业,从而影响玉米的市场需求和价格。
--------------------------全文完----------------------------
0% (0)
0% (0)
整站字母快速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1 2 3 4 5 6 7 8 9 0

综合报道 经济形势 劳动就业 政策法规 热点推荐 创业新闻 创业指导 创业课堂 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 | 装修日记 | 学驾驶经历 | 免费信息发布 | 网站地图

地址:合肥市临泉路香格里拉花园 邮箱:pc354@163.com QQ:55769640 | 皖ICP备06007228号 
版权所有:科杰服务(www.pc354.com)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最少1280分辨率浏览本站,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飞到顶部